柠檬对大多数华人而言,是一种「洋」水果。中国古代调味料很简单,要想咸加点盐,而要想酸,就只有用梅酱。大臣领军出征,皇帝往往赐一面大旗,写着「盐梅上将」,这两种调味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柠檬在传统中国文化中毫无地位,连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都未...
明朝嘉靖年间,大臣每年都要向皇帝献礼,贡上家乡的名贵特产,颂扬皇帝洪福恩泽天下,也表明臣子的忠心,讨得皇帝的欢心,争得皇帝的信任,以利封官加爵。但是,善于体恤百姓的高拱却盘着怎样减轻农民的负担,让家乡百姓生活得尽可能好一些。 这一年,又到了...
绿叶裁烟翠, 红英动日华。 ——(唐)元稹:《感石榴二十韵》 首先要说明的是,这篇植物随笔的标题借用了毛民女士一本书的书名:《榴花西来——丝绸之路上的植物》。我觉得这个书名很棒:榴花西来,能形象地说明新疆植物西来和文化西来的特征。 毛民是我的...
——田园牧歌 一、邂逅 提起榴莲,人们首先会想起那股特殊的气味。 早就听说榴莲好吃不好闻,但一直不敢身体力行。直到有一天,客居深圳的小弟回家时千里迢迢带回一只大榴莲。 那个时候,南方的水果在北方还不多见。当小弟把那只包装精美的大榴莲一层层打开...
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河南新郑发生了大旱,树木干枯,庄稼颗粒不收,怨声载道,民不聊生。辅佐皇帝官拜宰相的高拱(河南新郑人)秦明圣人,恳请对新郑赈灾免粮。世宗皇帝听后半信半疑,认为高拱偏爱家乡,便携大臣张居王、高拱、马文升等大臣亲自到新郑察看...
黄帝喜欢到昆仑山游览。有一次,黄帝游罢昆仑山,归途中不小心把他最珍爱的一颗又红又亮的宝珠丢在了赤水岸边。他派聪明绝顶的“知”去寻找,“知”空手而回;黄帝又派三头六臂的“寓朱”去寻找,仍然一无所获。黄帝又派能言善辩的“锲诟”去寻找,仍然失望...
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出生在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市),并在新郑建立了有熊国。他经常访察民情,精心治理,把地处中原的有熊国治理得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直到99岁高寿时,他还念念不忘民间疾苦。由于年高体弱,不能到处远私访,就经常在都城周围访察民情。一天,...
1 末末认识田野的第二年,非典盛行,SARS疫情遍布全国。街上,行人日渐稀少。公共汽车里,大家都成了带着口罩呼吸的人。偶尔,有个把人轻咳一声,人们便四处躲避,唯恐那一声轻咳里含有数千亿的SARS病菌。 早上起来,末末象往常一样梳洗后就要上食堂打早餐。...
烟台苹果经过四百多年的历练,走过了一条属于它自己的路径,清晰地折射出一部厚重的文化史,有苦涩也有甘甜,有荆棘也有鲜花,有风雨也有阳光,有坎坷也有坦途。写在纸上的是文化,写在山川里的、123 大地上的、记忆中的更是文化,而且是第一手文化,是原生...
榴莲映象 又是五月了,芒果的清香到底压不住榴莲浓郁的味道,在大街小巷里,到处飘着的都是榴莲的味道。有人掩鼻而逃,有人却寻着味道欣然走进果档,拿起榴莲,放在鼻尖,整个人便一下子沉迷在了榴莲的世界里了。 第一次听到榴莲的名字,是在江昆和唐杰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