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莓,别名:山莓、山抛子、牛奶泡、撒秧泡、三月泡、四月泡、龙船泡、大麦泡、泡儿刺、刺葫芦、馒头菠、高脚波、苗子、拉丁文名:Rubus corchorifoliusL. f. 为蔷薇科、悬钩子属的植物。直立灌木,高1-3米;枝具皮刺,幼时被柔毛。单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生长于海拔200米至2,200米的地区,多生在向阳山坡、山谷、荒 树莓的营养价值 树莓果实氨基酸(20.84mg/g·FW)至少含有17种氨基酸,包括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SOD含量达237.98μg/g·FW;矿质元素含量丰富,尤其是锶(Se);种子油中脂肪酸尬发以下饱和脂肪成分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亚油酸(46.56%)、亚麻酸(11.67%)有较高含量,此外,含丰富糖类、蛋白质、有机酸、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成分,被称为“第三代黄金水果”的。因此,山莓果实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医疗效果。 树莓在国内外人们的食物营养中占有重要地位,山莓浆果所含的各种营养成份易被人体吸收,具有促进对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和消化,改善新陈代谢、增强抗病的作用。每100克红树莓鲜果含水分 84.2 克,蛋白质 0.2 克,脂肪0.5 克,碳水化合物13.6 克,纤维 3 克,灰分0.5 克,钙 22 毫克,磷 22 毫克,镁 20毫克,钠 1 毫克,钾168 毫克,维生素A 130 国际单位,维生素B1 0.03毫克,维生素B2 0.09毫克,烟酸(维生素PP)0.9毫克,维生素C 25毫克,维生素B9 0.2-0.25毫克,维生素P 240毫克,由于树莓浆果所含的糖、有机酸、维生素C、维生素P、维生素B9和造血化合物协调地结合,使山莓成为有利于防病、治病的药物食品。 树莓的功效与作用 1.果实性味微甘、酸、温,浙江和福建一带常用其未成熟果实替代覆盆子入药做引,具有涩精益肾助阳明目、醒酒止渴、化痰解毒之功效,主治肾虚、遗精、醉酒、丹毒等症。 2.叶性微苦,具有清热利咽、解毒、消肿、敛疮等作用,主治咽喉肿痛、多发性脓肿、乳腺炎等症,在湖南湘西地区,群众常将嫩叶捣碎饲喂动物治疗腹泻。 3.抗菌作用Rauha 等从Rubus idaeus L.和Rubus chamaemorus L.植物中提取的类黄酮、五羟基黄酮、4,5,7.三羟基黄酮均具有显著的抗菌作用,谭明雄等报道茅莓叶挥发油对大肠杆菌、巴氏杆菌有明显的抑菌活性,最小抑菌浓度(MIC)在10~g.mL~、10 I¨g·mL情况下可以完全抑制杆菌的繁殖,其抑菌活性优于对照药物链霉素和磺胺类药物。
4.抗肿瘤作用 王振华等人研究了从传统中药菰帽悬钩子中提取三种乌素烷型三萜糖酯对人肝癌细胞黑树莓BEL-7402、人白血病细胞K562、小鼠色素瘤B16的体外抗肿瘤活动,发现两种三萜糖酯对这些癌细胞的半数抑菌浓度在25.8~113. 3ugmL之间,较阳性对照柔红霉素活性弱(4.7~20.9ug ml),发挥活性作用的主要成分为五环三萜化合物, 5.抗氧化作用悬钩子植物中提取的芪类成分、花青甙、维生素以及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均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 6.血管方面的作用朱志华等报道,茅莓水提物可缩短小鼠出血时间,延长纤维蛋白溶解时间,从而抑制体内血栓形成。茅莓水提物还可以增加离体大鼠心脏冠脉流量,对抗垂体后叶素诱发大鼠缺血性心电图改变,增加小鼠常压和低压下的缺氧耐力。 7.抗炎作用 邓岩沈等对托盘茎叶的水煎剂及乙酸乙酯、正丁醇提取物进行药理研究,证明其水煎剂具有明显的止血、凝血、抗炎、松弛离体兔肠平滑肌和大鼠子宫平滑肌作用。抗炎作用源自该植物中的鞣花酸。 8.悬钩子植物果中还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葫萝卜素等,因此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作用。 9.种子油中亚油酸、亚麻油酸是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必需脂肪酸,还具有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浓度、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上沉积等显著的生理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