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喜欢到昆仑山游览。有一次,黄帝游罢昆仑山,归途中不小心把他最珍爱的一颗又红又亮的宝珠丢在了赤水岸边。他派聪明绝顶的“知”去寻找,“知”空手而回;黄帝又派三头六臂的“寓朱”去寻找,仍然一无所获。黄帝又派能言善辩的“锲诟”去寻找,仍然失望而归。最后,黄帝只得派粗心大意的“象罔”去寻找。“象罔”无意之中在赤水岸边的草丛中找到了宝珠。黄帝大为惊叹:“唉,别人找不到,‘象罔’一去就找到了,真有点奇怪啊!”于是,黄帝便把这颗宝珠交给“象罔”保管。 “象罔”接过宝珠,漫不经心地往自己的大袖子里一放,便又东游西荡起来。有一天,“象罔”到轩辕丘东北部沙乡游玩,被地方官招待得晕晕乎乎,摇摇摆摆地回到了国都。 次日,“象罔”一觉醒来,宝珠却不见了。他大惊失色,急忙到东北部沙乡去寻找。“象罔”联系地方官,派出了大批人员去寻找,寻遍沙乡仍无踪影。“象罔”失魂落魄般往回走,慌乱之中却撞到了一棵大树上。“象罔”见到大树,心中暗想:多年多代没见过也没听说过有这样的大树,说不定是那颗宝珠变出来造福后代的!于是,“象罔”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请来发明文字的仓颉,在树上钉了个上书“黄帝手植”的木牌。然后,“象罔”向黄帝报告说:“国都东北部沙乡突然长出棵奇树。”黄帝听说后,专门带领大学象罔遗珠所成。黄帝笑道:“宝珠一夜之间长成大树,树上结的果实也像宝珠。这棵树长得快,有‘早’的意思。这棵树长得也有点像具茨山上的野酸枣,只是比野酸枣高大。我看就叫大枣树吧。”大家齐声说:“好!”于是,黄帝命仓颉换掉原来的木牌,换上了“大枣树”的牌子。 斗转星移,世事沧桑,黄帝命名的那棵“大枣树”早已香消玉殒。不过,从古到今,当地官吏和老百姓都有个纪念始祖的好传统,只要原地的枣树自然死亡了,就会有人自觉地再栽一棵形态最好的大枣树。据说,大枣树最近一次更新换代是在明朝洪武年间。现在,“大枣树”原址上矗立着远近闻名的“枣树王”。 来源:中华枣文化大观 |